109.德育模式

                                發布時間:2023-04-11 10:22:21 來源:事業單位招聘網
                                考點導圖
                                考點詳解

                                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德育模式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本知識點一般以客觀的形式出現,主要考查該模式的主要觀點以及代表人物。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實施過程中道德與德育理論、德育內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徑的某種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實施體系。其主要解決的是如何促進學生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敏感性的發展、如何增強學生道德行為力量的問題。

                                —、認知模式

                                (―)主張和代表人物

                                (1)主要主張: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斷力按照一定的階段和順序從低到高不斷發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力的發展及其行為的發生。它是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且占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

                                (2)代表人物:皮亞杰、科爾伯格。

                                (二)認知模式的特征

                                (1)人的本質是理性的。必須注重個體認知發展與社會客體的相互作用。

                                (2)注重研究個體道德認知能力的發展過程。

                                二、體諒模式

                                (—)主張和代表人物

                                (1)主要主張:把道德情感置于中心地位。假定與人友好相處是人類的基本需要,滿足這種需要是教育的職責。道德教育重在增強學生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學會體諒。

                                (2)代表人物:彼得•麥克費爾。

                                (二)圍繞人際社會情境問題的道德教育——《生命線叢書》

                                (1)設身處地。其目的在于發展個體體諒他人的動機。

                                (2)證明規則。其一般目的在于給學生機會,以設法解決當他們試圖取得成年人的地位并在與其他成年人平等的基礎上生活和工作時發生的各種常見的問題,具體目的在于幫助青少年學生形成健全的同一性意識,并把自己視為對自己的共同體做出貢獻的人。

                                (3)付諸行動。其宗旨在于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是你,會怎樣做?

                                (三)體諒模式的特征

                                (1)堅持性善論。

                                (2)堅持人具有一種天賦的自我實現趨向。

                                (3)把培養健全人格作為德育目標。

                                (4)大力倡導民主的德育觀。

                                三、社會模仿模式

                                (—)主張和代表人物

                                (1)主要主張:需要通過觀察他人在相同環境中的行為,從他人行為獲得強化的觀察中進行體驗學習。因此,建立在替代基礎上的觀察學習是人類學習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2)代表人物:班杜拉。

                                (二)社會模仿模式的特征

                                (1)人類學習必須有個體品德參與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斷取決于社會學習而沒有固定發展階段。

                                (3)道德教育應從人的人格形成出發。

                                (4)重視榜樣對品德的作用。

                                (5)提出環境、行為和人的交互作用論。

                                四、價值澄清模式

                                (―)主張和代表人物

                                (1)主要主張:著眼于價值觀教育,試圖幫助人們減少價值混亂,并通過評價過程促進統一的價值觀的形成。其目的是通過選擇、贊揚和實踐過程來增進富于理智的價值選擇。

                                (2)代表人物:拉斯、哈明、西蒙。

                                (二)價值澄清模式的評價過程

                                (1)自由地選擇。

                                (2)從各種可供選擇的項目中進行選擇。

                                (3)在仔細考慮后果之后進行選擇。

                                (4)贊同與珍視。

                                (5)確認。

                                (6)依據選擇展開行動。

                                (7)重復。

                                五、集體教育模式

                                (—)主張和代表人物

                                (1)主要主張:集體是一個社會的有機體,主張在集體中,通過集體和為了集體進行教育。教師集體在集體教育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同時,家庭是培養集體主義的理想學校。

                                (2)代表人物:馬卡連柯。

                                (二)集體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1)尊重與要求相結合的原則。

                                (2)平行教育原則。

                                (3)前景教育原則。

                                (4)獎勵和懲罰相結合。

                                (5)在勞動中進行教育。

                                配套試題
                                1.(單選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體現了德育(  )的觀點。
                                A.道德認知發展模式
                                B.價值澄清模式
                                C.集體教育模式
                                D.體諒模式

                                 

                                2.(單選題)將兒童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分成三水平六階段,并遵循兒童的發展階段開展德育。這種德育模式是(  )。
                                A.集體教育模式
                                B.道德認知發展模式
                                C.價值澄清模式
                                D.社會學習模式

                                 

                                3.(單選題)社會是變化發展的,德育不僅傳授給學生固定的價值觀點,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正確的道德價值,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
                                A.體諒模式
                                B.集體教育模式
                                C.社會學習模式
                                D.價值澄清模式

                                 

                                4.(多選題)體諒模式形成與20世紀70年代,由英國教育家彼得•麥克費爾和他的同事所創,風靡于英國和北美。該理論的觀點有(  )。
                                A.堅持性善論,主張兒童是德育的主體,尊重兒童發展需要
                                B.認為人具有一種天賦的自我實現趨向
                                C.把培養健全人格作為德育目標,把培養主動的、集體的、創造性的豐富人格作為現代德育任務
                                D.大力倡導民主的德育觀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

                                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官方微信公眾號:事考必勝

                                上一篇:108.德育途徑

                                下一篇:110.班級概述

                                添加微信客服 關注微信小程序
                                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微信客服事業單位考試在線題庫小程序
                                爽死你个放荡粗暴小婬货浴缸视频|国产α片亚洲免费在线看|国产午夜福利免费视频92|国产三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