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一、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的知、情、意、行互動發展的過程
1、學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統一體
知,即道德認識。道德認識是指對道德行為準則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是個體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礎。
情,即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據道德觀念來評價他人或自己行為時產生的內心體驗,是產生品德行為的內部動力,是品德實現轉化的催化劑。
意,即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個體自覺地調節道德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一定道德目標的心理過程,是調節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
行,即道德行為。道德行為是實現道德動機的行為意向及外部表現,是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體現,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
2、德育過程要促進學生的知、情、意、行等因素的和諧統一發展
(1)要注意全面性(統一性)
德育過程具有統一性。知、情、意、行四個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在德育過程中,應在知、情、意、行四個方面同時對學生進行培養,以促進學生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的全面協調發展。
(2)要注意多端性
德育過程的一般順序可以概括為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和培養道德行為習慣,也可概括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四個方面。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德育具有多種開端,既可以從知開始,也可以從情、意、行開始。
(3)要針對知、情、意、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道德的知、情、意、行各有不同的特點,對它們的培養不能一概而論,應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來進行。例如,學生的道德認識可以通過講解、閱讀、談話與討論等方法來實現。道德情感和信念必須通過交往、關愛、溝通、熏陶等方式,才能使學生感動,學生的崇敬之情才會油然而生。
二、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1、活動和交往是德育過程的基礎
德育過程中的活動和交往的主要特點如下。
(1) 具有引導性、目的性和組織性。
(2) 不脫離學生學習這一主導活動和主要交往對象一一教師和同學。
(3) 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這是按照學生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及教育學、心理學原理組織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響學生品德的最終形成。
2、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受到多方面的影響
學生在活動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其中既有校內的正式影響,也有校外的非正式影響;既有積極正面的影響,也有消極負面的影響。在德育過程中要注意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的合力,促使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
二、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內部矛盾積極轉化的過程
德育過程具有一系列復雜的矛盾。這些矛盾的斗爭、轉化與發展推動了德育過程的進展,推動了青少年學生品德的發展。因此,既要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展內部矛盾的轉化,也要調節影響學生品德發展的外部矛盾。
三、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反復、逐步提高的過程
1、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個體品德的形成與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結果,而是長期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德育過程是一個反復的過程
2、德育過程是一個反復的過程
個體品德的發展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會經歷一個迂回曲折,甚至暫時倒退的過程。
3、德育過程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
德育過程的長期性、反復性、漸進性特點要求教育者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有針對性地逐步發展學生的品德;必須持之以恒、耐心細致地教育學生;要正確認識和對待學生思想行為的反復,善于反復抓,并引導學生在反復中逐步前進。
2.(單選題)通過角色扮演,激發學生自覺地對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動反映,這種教育方式依據的德育規律是( )。
3.(多選題)小明喜歡睡懶覺,因而上學經常遲到。經過班主任的教育,他已有所好轉,連續兩個星期不遲到了?墒亲罱鞖庖晦D冷,他又開始賴床不起,并重新出現了遲到現象,從德育過程的角度來看,小明反復的行為反映出( )。
4.(單選題)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養水平的重要標志是( )。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
上一篇:103.德育過程
下一篇:105.德育原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