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申論輕松學的主題是:以數字化賦能國際傳播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五分鐘,輕松學申論。
【背景資料】
今年年初,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提出“以數字化為宣傳思想工作賦能”,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信息傳播方式的時代背景下傳播戰略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標準表述】
在國際傳播領域,同樣面臨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國際傳播規律變化。我國的國際傳播要順應大勢、統籌推進,把互聯網思維和信息技術運用貫穿國際傳播各方面全過程,以數字化為國際傳播賦能。
【對策表述】
樹立數字化思維,全方位推動國際傳播數字化變革。數字化賦能不是簡單的“互聯網+”,而要從思想、組織、人才、內容、形式等各方面向數字化變革邁進。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以AI、VR、AR、4K等技術為我國國際傳播內容賦能,增強我國國際傳播內容吸引力與傳播效果。
拓展數字化渠道,系統性推動國際傳播多平臺覆蓋。信息技術革命為我國國際傳播提供了更多渠道機遇。因此,要堅持內容為王和渠道制勝相結合,主動進網用網,利用各類數字平臺,拓寬國際傳播渠道,推動更多力量通過互聯網發聲。
善用數字化技術,多維度推動國際傳播精準化增效。利用數字化技術深化區域國別研究,有利于了解各國國情和受眾特點,把握好不同區域國家的歷史文化、民族性格、風俗習慣,以及不同受眾群體的受眾畫像、接收習慣、內容偏好等,進而根據不同國情與受眾特點,以其各自喜聞樂見的內容、載體、形式開展精準化分眾化傳播。要通過及時抓取傳播效果數據,了解我國國際傳播實際效果,把握受眾偏好變化,確定我國國際傳播關注重點與傳播方式,優化國際傳播戰略與資源投放布局,全面提升我國國際傳播效能。
【結語】
數字革命給我國的國際傳播帶來了新挑戰、新機遇。以數字化為國際傳播賦能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文化的必然要求和戰略選擇。我們要加快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國際傳播各方面全過程的數字化轉變,從而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素材來源:《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30日 02版)